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推动机械通气技术下基层? 促进急诊医学均质化发

来源:基层医学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张茂认为,机械通气技术作为医疗干预的手段,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相应的并发症及严重后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如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张茂认为,机械通气技术作为医疗干预的手段,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相应的并发症及严重后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如何规范化用好呼吸机是基层医院面临的重要问题。要进一步强化机械通气应用的规范化培训,更好地帮助基层医院普及机械通气技术,助力基层急救能力提升。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心率衰竭、急性脑卒中等疾病急诊入院率逐渐上升,机械通气技术是这类疾病救治过程中的方法之一。”迈瑞医疗中国区生命信息与支持产品营销总经理席彬说,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将机械通气相关课程送到基层医院,将全国各地急诊专家在工作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和理解送到基层医生身边,规范急诊救治流程,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的救治能力。

“在基层,呼吸机是令很多普通医生都‘望而生畏'的精密设备。”吕传柱说,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差异对患者预后存在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机械通气设备在医院配置水平参差不齐,基层急救人员机械通气技术的普及率也不足。他建议,要进一步普及机械通气技术和设备,让更多的基层急诊科医生都能用好机械通气技术,为患者急救赢得更多宝贵时间。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朱华栋指出了目前基层急诊发展面临的问题。他认为,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在一些医疗资源欠发达地区,存在着基层急诊医生技能不足、人力和设备欠缺等情况。为更好提升就近急救能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需要在基层普及机械通气技术,提升基层急诊救治能力。

“机械通气技术由于开展时间不长,在基层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韩小彤说,随着呼吸机等设备仪器在基层的普及与应用,要体系化、规范化地提升基层急救应用技术和能力,规范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

近年来,我国急诊医学发展迅速,但基层急诊仍存在一些不足,县级医院急诊科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不稳定的现状,大部分县级医院急诊科普遍存在急诊发展模式不清晰、受重视程度不足、医务人员结构不合理、医疗设备不足或闲置、医疗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国家卫健委关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年)》提出“加强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城乡、衔接顺畅、服务优质的省、市、县三级医疗急救服务体系。”

“机械通气技术是急危重症救治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机械通气贯穿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以及院内救治到康复出院的整个过程。”“气道、呼吸、循环是维持生命的三个重要环节,机械通气技术对于大部分存在呼吸方面问题的危重症患者尤为重要。”在节目中,多位专家提到了机械通气技术在基层普及的重要性。由于当前我国县级基层急救体系建设仍然薄弱,普及机械通气技术应用水平,推进急诊重症救治技能的提升仍需进一步完善标准和规范。

朱华栋建议,要进一步提升基层急救能力,重视急诊医学,强化急救人才培养,为基层急诊人员提供更多培训机会,促进基层急救能力的提升。

急诊医学发展不均衡 基层医疗资源不充足

吕传柱认为,要进一步提升基层急诊急救能力,促进新技术同急诊医学融合发展,普及和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强化急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迈瑞医疗一直以来积极推进我国急诊学科建设以及均质化发展。”席彬介绍,迈瑞医疗通过联合学会发布专家共识、搭建学习和培训交流的平台、开展相关学术研讨会议等多种形式,为急诊学科发展积极贡献企业力量。此外,迈瑞医疗还从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等方面,联合信息化及远程控制功能推进学科同质化发展,助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促进基层诊疗技术和能力的提升。(周璨晨)

普及机械通气技术 提升基层急救能力

强化基层急诊人才培养 促进急诊医学均质化发展

“基层急救的能力建设提升最大的问题不是设备,而是人。”席彬说,近年来,随着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建设工作的推进,EICU人才短缺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开展急救技术规范培训能够帮助基层提升急救诊治能力,从而提升医护人员对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

在节目中,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学术带头人、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急救与创伤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吕传柱对当前我国急诊医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说,随着急诊急救大平台的开展,当前我国急诊医学已进入了“呼叫即急救,上车即入院”的3.0时代,新技术手段了缩短急救时间,为患者赢得了更多抢救机会。但当前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急救能力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提升基层急诊救治能力尤为重要。

文章来源:《基层医学论坛》 网址: http://www.jcyxltzz.cn/zonghexinwen/2022/0611/2149.html



上一篇:服务基层 助企纾困——吉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台
下一篇:推动机械通气技术下基层 促进急诊医学均质化发

基层医学论坛投稿 | 基层医学论坛编辑部| 基层医学论坛版面费 | 基层医学论坛论文发表 | 基层医学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基层医学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